儿歌教学方案

时间:2025-07-05 14:41:55
儿歌教学方案(10篇)

儿歌教学方案(10篇)

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,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,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。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儿歌教学方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儿歌教学方案1

活动目标:

1、在游戏情境中,充分感受旋律的特点,乐意听着音乐表现可爱的小鸭子,有初步学唱新歌的愿望。

2、喜欢亲近小动物。

活动准备:

PPT、小鸭子玩具及头饰

活动过程:

一、向小鸭子问好

1、教师提问:你知道什么动物喜欢和水做朋友?(引出鸭子)

2、出示小鸭子玩具,幼儿与小鸭子问好。

3、用不同的节奏与幼儿对话

二、学小鸭子走路

1、“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?”

2、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。

三、看小鸭子游泳

1、“小鸭子走呀走,来到了哪里?”(听小河水的声音)

2、“小鸭子是怎么在水里玩耍的?”

3、看一看小鸭子在水里玩耍。(欣赏视频)

(1)丰富:拍拍翅膀、甩甩头

(2)幼儿模仿小鸭子在水里玩耍

四、学小鸭子唱歌

1、教师表演歌曲

请幼儿说说小鸭子唱了什么?

2、请幼儿跟着老师表演歌曲

小鸭子好像在说什么?

3、再次表演歌曲

儿歌教学方案2

教学目标:

1.借助拼音学习儿歌《早操》,培养看拼音识字的能力,教育学生培养早起锻炼的好习惯。

2.认读本课9个生字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借助拼音认读儿歌,熟记9个生字。

教具准备:

1.录音带《苗岭的早晨》。

2.自制风景画一张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情景导入

1.同学们,早晨是一天中空气最清新的时候,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,你们想去吗?

2.(1)放音乐《苗岭的早晨》。

(2)出示图片,边听边看30秒钟。

教师渲染:看!太阳和鲜花在向我们欢笑,小草和绿叶在向我们招手。在这美好的早晨,你最想做什么?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(设计的情景调动了学生的眼、耳、脑、嘴等多种感官,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,唤起学生兴趣的作用。自由表达感受,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。)

1.我们的语文书上有一首儿歌《早操》,它号召大家早晨锻炼身体。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吧。

2.板书:早操。

二、学习儿歌《早操》

(一)复习拼音:

今天,我们学过的复韵母也来欣赏这早上的美景了,你还认识它们吗?

出示红花卡片:ai eiuiaoouiuieueer

自由读——齐读

(二)读课文,学生字。

1.打开书第39页,做好指读姿势

要求:请你借助拼音读儿歌,遇到不认识的字,在下面点点儿。

指名读,评价——指名带读——同桌检查读——自由读。

2.这首儿歌同学们读得真好!老师想做个考官,考考你们能不能认识儿歌中的词语。

课件出示:

绿叶做操小学生起得早

跑来跑去飞来飞去滚来滚去

自己试读——指名读——带读——齐读

3.课件演示:擦掉熟字,只留生字。

早起去叶做操飞生跑

慢速指读——快速指读——齐读

★课中游戏。

(三)老师相信同学们会越学越出色。现在,我想继续考一考你们,出的问题也有点难,你们怕不怕?

1.出示生字卡,会读的同学大声读。

2.请同学用“早、去、起、叶、操、飞、生、跑”扩词,用“叶”、“飞”练习说话。

3.同学互读生字,谁读会了就奖励给他一朵大红花。

(学习生字有梯度。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了互相评价的环节,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,起到了引导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的作用。。)

4.游戏巩固:

(1)对号入座:发给十名同学生字卡片,贴在相应的拼音下面并读一遍。

(2)猜字游戏。

(四)了解课文内容。

1.自己出声读课文,看看在这美丽的早晨,谁出来做操了?

根据学生回答贴图片:小露珠、小蜜蜂、小鸟儿、小学生

2.女生读一遍课文,大家找一找他们都在哪儿做操?

(绿叶上、树枝上、花朵上、阳光下)

3.男生读一遍课文,大家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做操的?

(出示词条:滚来滚去、跳来跳去、飞来飞去、跑来跑去)

4.你还能说出几个“()来()去”的词吗?

5.课件出示:连线练习

6.贴图片游戏:

把小露珠、小鸟儿、小蜜蜂、小学生的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。

儿歌教学方案3

一、学情分析

儿歌内容浅显,语言简练,描写的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的,见过的,学生们一定很喜欢,但儿歌中也有一些如动物的形象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,教学中要加强巡视指导,帮助学生排除“障碍”。

二、教材分析

儿歌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,孩子们的世界里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儿歌,比如拔萝卜、小白兔等等,如果能给这些儿歌配上图画,孩子们的童年就会永远的留下。

三、教学目标

【知识与技能】学习把儿歌变成画的创作方法,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儿歌,抓住儿歌的意思,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成有意思的画面,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。

【过程与方法】通过说一说、看一看、试一试,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画。

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】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激情。

四、教学重点、难点

教学重点:在理解儿歌的前提下,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,将儿歌的意思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。

教学难点:创作的画符合儿歌的意境。

五、教学准备

教师准备:课件范画

学生准备:画纸、水彩笔。

六、课时:1课时(40分钟)

七、教学过程

(一)、导入新课。

(1)师:同学们,你们小时候一定学过或背过儿歌,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?(学生朗诵儿歌)

师:儿歌是我们孩子的艺术品,它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,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吧儿歌变成画。这堂课,就让我们根据自己对儿歌、童话的感受,创造美丽的画面吧!

板书课题:儿歌变画

(二)、探索新知

1、分析为儿歌配画的形式特点:赏析课本意图,使学生了解儿 ……此处隐藏1571个字……时,运用了情景渲染法,创设一个宁静、温馨的家庭氛围,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,使作品中的人物、景物鲜明可见,让幼儿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使他们在作品的人物情感中找到自己,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,逐步从情感的感染过度到对行为的主动调节。

活动准备:

请大班幼儿事先排演好情景表演

活动过程:

1.情景表演(让幼儿初步感受作品)

(1)告诉大家你刚才看到了什么?(幼儿泛讲)

(2)为什么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很轻很轻呢?

2.配上儿歌再次情景表演(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)

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很轻很轻,他们起床后都轻轻地做了哪些事?爸爸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么辛苦,天这么亮了,还睡得那么香呢?

请你再仔细地听一听,看一看。

(情景表演,老师旁白配儿歌)

(1)、妈妈起床后轻轻地做了哪些事?

(2)、佳佳起床后轻轻地做了哪些事?

(3)、是什么原因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要那么轻呢?

(4)、最后妈妈看看佳佳轻轻地笑了。咦,妈妈为什么看看佳佳会笑呢?

3、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作品

(分角色表演,让幼儿感受关爱和温馨的情感)

(1)、老师作妈妈,幼儿作佳佳。(重点让幼儿感受佳佳爱妈妈的情感)

(2)、幼儿作妈妈,老师作佳佳。(重点让幼儿感受妈妈对爸爸的关心以及对佳佳的赞扬之情)

4、让幼儿初步学念儿歌

佳佳学妈妈样,关心爸爸的事情可以用一首好听的儿歌,念出来名字就叫“轻轻地”。

(1)、教师范念儿歌。

(2)、幼儿尝试着跟念。

(3)、要求幼儿把爱爸爸、关心爸爸的感情念出来。

5、幼儿初步有感情地朗诵和表演作品

(1)、幼儿自由结伴,三个小朋友一起表演。(根据幼儿表演的情况,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)

(2)、请三位幼儿到佳佳的家里表演。

儿歌教学方案9

活动目标:

1. 学习儿歌,理解儿歌内容,正确发出:裤(ku)、穿(chuan)、钻(zuan)等字音。

2. 学会边念儿歌,边表演穿裤子的动作,会用“……像……”的句子。

3. 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。

活动准备:

1. 幼儿用书

2. 长裤子

活动过程:

1、 导入:

师:小朋友们喜不喜欢猜谜语?

一间屋,叁个门,里面只住半个人。

动脑筋,猜猜是什么?(裤子)

教师出示裤子,这个谜语的答案就是裤子,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裤子,

师:你们知道这两个长长的地方叫什么吗?

它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,而且好听的名字叫做裤筒。

你们觉得这裤筒想什么呢?请小朋友们仔细地想一想。

2.过程

师:老师已经想好了,而且我把它编进了一个好听的儿歌里,

不信,你们听!

穿裤歌

一条裤子两个筒,两个裤筒像山洞。

小宝宝,来穿裤,就像火车钻山洞。

右脚钻进右山洞, 左脚钻进左山洞。

呜呜呜,呜呜呜,两列火车进山洞。

(教师一边念儿歌,一边表演穿裤子,让

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。)

师:刚才的儿歌里说了什么啊?

一条裤子有几个筒呢?

两个裤筒像什么呢?

师:儿歌里面是怎么穿裤子的呢?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,

来,跟着老师试一试!

(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,并观看动作,鼓励幼儿的模仿动作)

师:儿歌里说:两个裤筒像山洞,那它到底是不是山洞呢?

“像”是用来比喻的,并不是真实的,例如:小朋友的小脸蛋像红扑扑的苹果,我的玩具像山一起 ,

(启发幼儿用这个词,造简单的句子)

3、我们学会了穿裤子的儿歌,那现在我们来一场穿裤子的比赛怎么样?

(教师讲解比赛要求,要一边念儿歌,一边穿裤子,比一比谁穿的最快最好)

儿歌教学方案10

活动目标:

1、欣赏音乐,能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,大胆地合作,尝试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。

2、感受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前期经验:

观看音乐喷泉的视频,了解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。

了解各种小乐器的特性,并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小乐器。

2、教玩具:

截取音乐“动物狂欢节”

小乐器:小铃、三角铁、圆舞板、沙球、铃鼓、串铃、锣、鼓、钹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

1、你见过音乐喷泉吗?谁来用你的动作表演一下音乐喷泉是怎样的?

重点指导:知道喷泉有高低、起伏、旋转等各种姿态。

2、教师一边哼唱音乐,一边随音乐舞动。

重点指导: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。

3、讨论喷泉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。

重点指导:引导幼儿发现喷泉与音乐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。

4、小结:

①当轻柔的音乐响起时,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慢而优美;

②当强烈的音乐响起时,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快而激烈;

二、音乐喷泉的双重美

(一)理解音乐:动物狂欢节

1、完整欣赏音乐第一遍。

重点指导:引导幼儿发现音乐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(优美的、欢快的、热闹的)。

2、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。

重点指导:引导幼儿思索用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分别表现这三种不同的感觉,请个别幼儿示范。

(二)音乐喷泉的视觉美

1、自由组合成6人一组,围在一起协商:怎样用好看的动作表现喷泉随着音乐跳起舞来?(有音乐背景)

重点指导:教师个别指导小组,了解各组的队形以及动作组合。

2、每一组分别上前表演最满意的一段音乐喷泉。

重点指导: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组幼儿用了不同的队形以及动作表现音乐喷泉。

3、小结:我们可以随着音乐的高低、起伏,用身体表现出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,让人们看了觉得音乐喷泉是美丽的。

(三)音乐喷泉的听觉美

1、出示乐器若干,自由选择一种乐器。

2、讨论与音乐相匹配的乐器。

3、根据乐器分组,教师指挥,幼儿常使用乐器表现音乐喷泉的高低起伏。

重点指导:根据所选乐器分组,引导幼儿看老师指挥为音乐喷泉配乐。

4、教师指挥,幼儿合作表现音乐喷泉。

重点指导:引导幼儿合作,根据音乐完整地表现音乐喷泉。

5、小结:我们还可以用各种美妙的声音来表现音乐喷泉的姿态,让人们听了觉得音乐喷泉是美丽的。

《儿歌教学方案(10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